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根植机器人小镇 培育智造人才
2024-04-17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华红霞 俞艳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有40年的办学历史,一直秉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与担当,不断抬高站位,以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厘定专业建设高标准。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有40年的办学历史,一直秉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与担当,不断抬高站位,以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厘定专业建设高标准。学校以积极转型、勇于创新为总基调,与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战略合作,根植中国十大机器人产业园萧山机器人小镇,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全篇布局规划和全方位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建设“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高水平智能制造专业群,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专业迭代升级和人才培养的实践样板。

  一、以链集群,智造化升级,实现专业迭代升级

  学校按照“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教学链”的链式发展思路,高度契合产业链,加强机电类专业发展规划顶层设计,对传统机电类专业实现智造化、数字化升级,对接萧山区第一大产业高端智能制造产业;以高新技术引领专业发展,根据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需求,系统整合专业链,增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等新兴专业,形成智能制造专业群;以满足学生高质量就业诉求为导向,精准定位人才链,调整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中高职一体(3+2)、单招单考升学(3+3)等多种途径,培育智能制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萧山机器人小镇深度合作,协同构建创新链,整合多个产教融合平台,构建“政、校、企、行、社”多主体协同育人体系;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数智赋能教学链,以需求导向开发立体化专业教学资源,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打造“温暖、精准、高效”新课堂;形成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基础、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与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为两翼的“一基两翼”高端智能制造专业群,实现机电类专业全面迭代升级,使专业集群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二、名师引领,精致化培育,打造优秀师资团队

  学校以浙江省级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在名师引领下,以塔形结构组建跨区域层次化教学团队,以项目驱动组建跨专业结构化教学团队,“双跨”互联,虚实结合,打造“虚拟与实体联合”的团队成长平台;聚焦热点,精心设计序列化活动,规范流程,认真落实程序化活动路径,双线合一、混合研修,探索“线上与线下混合”的团队成长路径;以需求导向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库,精准教学,创新特色化中职新课堂,数智赋能,深耕课堂,创新“信息化与教改融合”的团队成长载体;以成果导向探索多元化团队评价机制,完善制度,探索规范化团队保障机制,协同增效,共建共享,健全“过程与结果结合”的团队运行机制,精塑团队,精研路径,精创载体,精健机制,打造“德技双馨、追求卓越”的优秀教学团队,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三、需求导向,数智化赋能,建设融智课程

  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引领下,学校对接智能制造岗位职业能力,对标相关国家标准,教学内容模块化;融入课程思政,课程育人全程化,重构“标准引领、联通岗位”的课程教学内容。书证融通,学习资源立体化;聚焦需求,教学资源自主化,开发“需求导向、共享开放”的课程教学资源。虚实结合,学习环境数智化;信息赋能,学习流程问题化,创新“学为中心、精准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立德树人,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发展,评价过程动态化,构建“德技并重、三维一致”的学业评价体系,开发与中职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相符、与智能制造技术发展接轨、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与学生认知水平相恰的“课岗联动,数智赋能”专业课程和资源,并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促进课程与岗位、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数字化和智造化技术为课程赋能。

  四、内赋外射,协同化创新,深化产教融合

  学校根植省级机器人特色小镇,成立“产教联盟暨职教集团”,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以“创新融合模式、打造产教融合‘杭州样本’”为目标,以“潮创”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试点区和智能制造“潮创”学院为突破口,探索“政、校、企、行、社”多主体协同育人体系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根据产业链需求,系统整合专业链,建构“对接区域产业链协同创新课程”的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课程新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中高职企一体化协同共育”的育人新方式;在教师发展方面,探索教师“服务企业需求,强化专业能力”的专业发展新途径。

  (华红霞 俞艳)

  • 9月15日至21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 在这里,师生们更愿意将自己的学校描述为一座“未来小镇”——开放、好玩、自由、创造。
  • 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多地举行活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 新学期,各地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软硬件和安全保障,让学生们上足上好劳动课,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 近日,江苏省海安市南屏小学开展“点亮科技梦想”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来到海安市科技馆参观体验,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兴趣,感受科技魅力。
  • 当下,青少年触网年龄持续下移,手机、平板成为不少孩子的“日常伴侣”。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是襄阳唯一的全山区县,全县180多名适龄残疾儿童散落在11个乡镇的170多个村落,不少孩子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由于其跨度大,学生年龄差显著,教育管理需求比较复杂,但同时也蕴含着特殊的办学优势。
  • 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各地举办庆祝活动,学生以多种形式表达祝福,感念师恩。
  • 在国家级别竞赛舞台上,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以下简称“红岭中学”)学生孙晟馨、高思远大放异彩,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