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话甲骨 启迪少年心
2024-04-22来源:河南日报作者:李林 杨之甜
4月19日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教育集团文博源校区的学生在中国文字博物馆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甲骨文相关知识。

  4月19日是第十五个联合国中文日。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教育集团文博源校区的学生在中国文字博物馆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甲骨文相关知识。本报记者 杨之甜 摄

  □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

  4月19日是谷雨节气,也是第十五个联合国中文日。当天下午,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教育集团文博源校区大礼堂里座无虚席,近300名学生正在上一堂“特别的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气吗?”台上老师提问。

  “谷雨!”台下同学们齐声回答。

  “对啦,今天不仅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还是联合国中文日,所以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刨根问底话甲骨’。”

  这堂“特别的课”,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的一项甲骨文社教活动。为增进青少年对汉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该馆推出“我爱甲骨文”汉字科普主题系列活动。当天的活动就是系列活动之一,内容包括认识汉字源流、了解甲骨记事,以及动手书写甲骨文和体验雕版印刷等。

  “汉字出现以前,人们用结绳记事,遇大事打大结,遇小事打小结,相连的事打连环结。后来随着历史发展,事务繁杂,人们发现,结绳记事和刻画符号都不能满足需要……”老师配合PPT,给大家讲解汉字的源流和演变过程。

  “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成体系的文字,一是因为字数较多,二是有了完备的造字体系。”当讲到甲骨文时,现场气氛活跃。

  “有哪个同学认识这几个字?”老师提问。

  “猪!”有孩子抢答。“这几个字的意思确实是猪,但它们是‘豕’字,读音为shǐ,而且这四头长得不一样,右边这个像家养的猪,胖乎乎的,最上面这个‘猪’一看就很凶狠,是只野猪……”

  “甲骨文的一个字有好几种字形,真是太有意思了!”同学们感叹。

  随后,活动进入实操环节——书写甲骨文。“甲骨文对中国文字发展和中华文明传承有着重要影响。让我们一起为中国汉字、家乡安阳写上一句祝福吧。”在老师的提议下,孩子们纷纷动笔,在书签上用甲骨文写下“文明之光 大美安阳”。

  最后是体验雕版印刷。孩子们在雕版上刷上墨,铺上宣纸,然后用毛刷轻轻刷,稍干后轻轻揭下,雕版上的甲骨文“福”“牛”等字瞬间跃然纸上。

  “今天这堂课我认识了13个甲骨文字,还写了8个甲骨文字,再加上我做甲骨文广播体操认识的19个字,现在我起码认识40个甲骨文字啦!”五年级一班学生孙昊阳高兴地说,今后他要继续识读甲骨文,还要跟同学比一比,看谁认得多。

  “这是今年‘我爱甲骨文’汉字科普主题系列活动走进小学的第一场活动。”中国文字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于笑莹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该馆开发了近200个汉字主题教育项目,先后举办以甲骨文为主题的文字教育活动1670余场,5.5万余个家庭参与了活动,接待国内外研学学生400余万名。

  于笑莹表示,下一步他们会继续立足汉字主题教育,打造更多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甲骨文,热爱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9月15日至21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 在这里,师生们更愿意将自己的学校描述为一座“未来小镇”——开放、好玩、自由、创造。
  • 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多地举行活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 新学期,各地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软硬件和安全保障,让学生们上足上好劳动课,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 近日,江苏省海安市南屏小学开展“点亮科技梦想”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来到海安市科技馆参观体验,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兴趣,感受科技魅力。
  • 当下,青少年触网年龄持续下移,手机、平板成为不少孩子的“日常伴侣”。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是襄阳唯一的全山区县,全县180多名适龄残疾儿童散落在11个乡镇的170多个村落,不少孩子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由于其跨度大,学生年龄差显著,教育管理需求比较复杂,但同时也蕴含着特殊的办学优势。
  • 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各地举办庆祝活动,学生以多种形式表达祝福,感念师恩。
  • 在国家级别竞赛舞台上,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以下简称“红岭中学”)学生孙晟馨、高思远大放异彩,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