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大亚湾京师实验学校校内外联动 科学教育活起来了
2025-04-27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陈思婧
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基石。

大亚湾京师实验学校学生在学习拆卸和组装自行车。

  陈思婧 摄

  ■ 科学教育不应是孤岛,而应是一片共生共荣的生态森林

  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基石。在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离不开资源整合与生态支撑。过去,学校科学教育常面临资源分散、实践场域有限、社会参与不足等难题。如何突破校园围墙,联动家庭、社区等多方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广东省惠州大亚湾京师实验学校以“生态共建”为突破口,打破传统教育边界,构建了以“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圈”为核心的科学教育体系。

  从厨房到实验室,让家庭参与科学教育

  家庭是科学教育的第一课堂。学校通过“家庭实验室”项目,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奥秘。厨房里的冰箱、烤箱、锅碗瓢盆等都是很好的实验材料,每一次烹饪、每一次食材的解冻等都在发生着相应的化学或物理变化。例如,在“彩虹雨”实验中,学生利用食用油、色素和清水观察溶解现象;在“玩泡泡”活动中,通过调配洗涤剂与胶水,探索表面张力的科学原理。这些趣味实验让家长意识到,科学教育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一蔬一饭、一器一物之间。

  此外,学校科学组教师设计了“豆子华丽变身”“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水培白萝卜”等家庭科学实验,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记录实验过程、分享科学发现。一位家长感叹:“以前觉得科学是课本里的公式,现在发现它流淌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在学校推动下,更多家长开始成为“有心人”,习惯了寻找日常家务中的“科学”,也习惯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究。更多家长成为孩子探索世界和科学的支持者,开始越来越理解孩子的一些“瞎鼓捣”行为。

  从课程到空间,科学教育贯穿校园全场景

  校园是科学教育的核心阵地。学校构建了“3+3”科学课程体系,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场所教学+特色研学+科技工作者助学”深度融合。校本课程“适应身心发展 玩出科学素养”以“主题—问题—方案—活动—成果—评价”六位一体为框架,将科学知识与游戏化学习相结合。学生通过“动力小车”“生态产品设计”等项目,既和同学们在一起玩游戏,也像科学家一样观察、提问、实验、反思,在好玩、有趣的过程中探根问底,探索科学。

  学校改造学习空间,将300多平方米的地下车库改造为创客空间展厅和工具室,为14门创客课程提供了适配的学习空间,涵盖木工、3D打印、机器人编程等领域。创客空间充分发挥了科学探究和创新孵化的功能,从2016年以来的近9年时间里,师生们在这些空间里的发现和创造累计获得了27项国家专利,成果的取得又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

  学校还在校园里因地制宜,开辟了供学生游戏、欣赏、观察、劳动的生态园:为松鼠、乌龟、鸵鸟等动物设置了9处动物生活区,开辟了种植2000多棵药用植物的“百草园”和海水稻种植基地。生机盎然的生态园成了跨学科实践的天然“教室”:科学课了解生态系统,语文课写观察日记,数学课测量植物生长数据,美术课绘制生态图谱,信息技术课实践智慧工程……生态园成了最受师生欢迎的地方,也打破了学科壁垒,让知识在真实场景中融会贯通。

  从课堂到社区,建立学校与社会的深度链接

  为了弥补学校科学教育师资的不足,学校邀请医生、飞行员、程序员等专业人士走进校园,并聘请了一批来自一线的“科学教师”。例如请中医专家带领学生辨识中草药,讲解“医食同源”的传统智慧;请飞行员讲解飞机的基本构成和飞行中蕴藏的科学知识……

  丰富的研学活动则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科技企业与科研一线。如组织学生们参观比亚迪工厂,了解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让学生走进高等学府、科研机构,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在南澳岛观测北回归线,探索地理与生态的关联……前不久,学校先后联动社区、家长,开展了“共植未来·绿动全城”植树行动,全校师生与家长和社区工作者共同种植中草药和桑树,打造“本草园”与“蚕桑研学带”。在长期与社区的合作中,学生的科学学习空间延伸到了社区,学校工作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支持。

  家校社协同并非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通过机制创新实现深度耦合。学校成立了“科学教育联盟”,由家长代表、社区负责人、行业专家和教师组成理事会,定期规划课程、评估成效。同时,开发“科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家庭实验案例、社区实践项目、企业技术资源,形成可复制的课程包与活动方案。

  科学教育不应是孤岛,而应是一片共生共荣的生态森林。正是通过家校社协同,我们解决了学校科学教育师资不足、资源不足、空间不足的矛盾,而且让科学教育活起来、动起来,并和社区发展、家庭建设融合起来,形成了家校社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模式。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大亚湾京师实验学校)

  • 9月15日至21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 在这里,师生们更愿意将自己的学校描述为一座“未来小镇”——开放、好玩、自由、创造。
  • 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多地举行活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 新学期,各地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软硬件和安全保障,让学生们上足上好劳动课,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 近日,江苏省海安市南屏小学开展“点亮科技梦想”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来到海安市科技馆参观体验,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兴趣,感受科技魅力。
  • 当下,青少年触网年龄持续下移,手机、平板成为不少孩子的“日常伴侣”。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是襄阳唯一的全山区县,全县180多名适龄残疾儿童散落在11个乡镇的170多个村落,不少孩子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由于其跨度大,学生年龄差显著,教育管理需求比较复杂,但同时也蕴含着特殊的办学优势。
  • 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各地举办庆祝活动,学生以多种形式表达祝福,感念师恩。
  • 在国家级别竞赛舞台上,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以下简称“红岭中学”)学生孙晟馨、高思远大放异彩,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