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谷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劳动实践基地——茶资源在教育中“飘香”
2025-05-10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周晨 戴艳琼
在威远镇小学的劳动实践中,四年级学生蒋鑫垚难掩兴奋:“原来茶叶要经过这么多工序才能泡成好喝的茶!”如今,这片充满生机的生态茶园,已成为威远镇小学师生的劳动课堂。

威远镇龙塘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体验炒茶的各个环节。戴艳琼 摄

  5月的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龙塘茶园里绿意盎然。在威远镇小学的劳动实践中,四年级学生蒋鑫垚难掩兴奋:“原来茶叶要经过这么多工序才能泡成好喝的茶!”如今,这片充满生机的生态茶园,已成为威远镇小学师生的劳动课堂。

  近年来,景谷县教体局创新打造“茶园大课堂”,探索出一条特色教育发展之路。该县打破传统课堂边界,打造“茶园大课堂”,将茶文化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如语文课上,学生记录茶园见闻,将鲜活体验化作灵动日记;科学课中,学生化身“植物研究员”探究茶叶生长奥秘……景谷县教培中心语文教研员张以宏评价:“‘茶园大课堂’实现文化传承与学科教学双向赋能,是跨学科融合教育的生动实践。”

  依托得天独厚的茶园与茶文化资源,景谷县多所学校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开辟出沉浸式学习新场景。在正兴镇中学,成片的茶园成为学生们的“户外教室”。学校精心设计劳动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度参与种植、采摘、制作等全流程。“我们把德育、思政教育融入茶园实践,让学生真切感悟劳动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景谷县教体局德育股负责人程顺芬说。

  毗邻县大白茶主题公园的景谷县第二幼儿园,定期组织师生走进景谷大白茶全产业链追溯中心,了解茶叶从种植到成品的全过程;在景谷古生物化石展陈馆,带领孩子们探索远古生物的奥秘。“这种‘行走的课堂’,不仅拓宽了幼儿的认知边界,更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探索自然与文化的种子。”景谷县第二幼儿园园长杨忠艳介绍。

  与此同时,茶艺文化课也在“茶园大课堂”中绽放光彩。近年来,景谷县教体局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邀请县内资深茶艺师及茶文化宣传专家,开设中小学教师地方特色茶艺培训班,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茶文化素养。

  “‘茶园大课堂’是景谷教育的一次创新尝试。”景谷县教体局局长邱成明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地域特色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学生在亲近自然、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特约通讯员 周晨 戴艳琼 李国海

  • 9月15日至21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 在这里,师生们更愿意将自己的学校描述为一座“未来小镇”——开放、好玩、自由、创造。
  • 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多地举行活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 新学期,各地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软硬件和安全保障,让学生们上足上好劳动课,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 近日,江苏省海安市南屏小学开展“点亮科技梦想”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来到海安市科技馆参观体验,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兴趣,感受科技魅力。
  • 当下,青少年触网年龄持续下移,手机、平板成为不少孩子的“日常伴侣”。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是襄阳唯一的全山区县,全县180多名适龄残疾儿童散落在11个乡镇的170多个村落,不少孩子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由于其跨度大,学生年龄差显著,教育管理需求比较复杂,但同时也蕴含着特殊的办学优势。
  • 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各地举办庆祝活动,学生以多种形式表达祝福,感念师恩。
  • 在国家级别竞赛舞台上,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以下简称“红岭中学”)学生孙晟馨、高思远大放异彩,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