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骨文到机器人 科技馆带你穿越千年
2025-08-08来源:河南日报作者:师喆
8月6日,一支来自商丘睢县的学生团队,成为当日首批参观这两个新展厅的观众。

人工智能展厅内的机器人。河南省科技馆供图

  □本报记者 师喆 实习生 金玉茹 徐鑫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面对认识自己这个命题,科技馆正为我们提供一个更科学和全面的视角。近日,河南省科技馆智慧人类展厅和人工智能展厅开放团队预约,两个全新展厅一个讲述人类文明的演化历程,一个聚焦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以互动体验为核心,给参观者提供一场融合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科技的科普探索之旅。

  8月6日,一支来自商丘睢县的学生团队,成为当日首批参观这两个新展厅的观众。

  一件件精美的展品、一个个生动的互动体验区,瞬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学生们穿梭于时空长河,触摸生命演化的脉动——从揭示生命起源奥秘的“米勒实验”,到展示复杂神经元网络的“神奇大脑”;从“一起来狩猎”中人类生存工具的演变,到“天下第一屋”凝聚的远古智慧结晶;从“华龙一号”模型展现的现代能源伟力,到“中医中药”与“豫剧脸谱”所承载的文化基因密码,每一步都踏响着人类文明传承的坚实足音。

  在智慧人类展厅,科技辅导员刘美麟介绍,展厅以我们从哪里来这一主题展开,展示内容结合黄河文明与河南特色,围绕智慧诠释人类从生命起源到逐步适应环境、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历程。展厅入口设置了甲骨文演化装置,屏幕上可自由选择十二生肖或图形,点击后,上方将依次点亮对应文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到楷书、简体字,清晰展现出汉字的历史传承。

  人工智能展厅则以“AI,与你同行”为策展主题,围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展示人工智能的想象、诞生、发展、成熟与思考,以及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让公众体验人工智能在生活、工作、医疗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与挑战,畅想人工智能的未来。

  参观中,即将成为睢县河集乡第一初级中学初一新生的张晋兴奋不已:“我了解了人体的奥秘,还体验了和机器人下棋,感觉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另一位同学则惊叹于“神奇大脑”的复杂:“原来每次思考都有亿万颗‘星星’在我脑袋里跳舞!”

  老师和家长们则从更深层次解读这场旅程。一位学生家长对“华龙一号”模型与中医展区感触颇深,她表示:“尖端科技与传统智慧在这里毫无隔阂地对话,这正是孩子们未来最需要的文化自信根基。让他们了解来路,才能更坚定地开拓前路。”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科技馆自2023年试运行以来,凭借丰富的展品和独特的展陈方式,目前接待观众已突破600万人次。

  “作为中原科普版图上的新亮点,智慧人类展厅和人工智能展厅的试压开放,将进一步丰富展览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为更多观众带来高品质的科普教育体验。”河南省科技馆副馆长李莉说。

  • 9月15日至21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 在这里,师生们更愿意将自己的学校描述为一座“未来小镇”——开放、好玩、自由、创造。
  • 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多地举行活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 新学期,各地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软硬件和安全保障,让学生们上足上好劳动课,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 近日,江苏省海安市南屏小学开展“点亮科技梦想”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来到海安市科技馆参观体验,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兴趣,感受科技魅力。
  • 当下,青少年触网年龄持续下移,手机、平板成为不少孩子的“日常伴侣”。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是襄阳唯一的全山区县,全县180多名适龄残疾儿童散落在11个乡镇的170多个村落,不少孩子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由于其跨度大,学生年龄差显著,教育管理需求比较复杂,但同时也蕴含着特殊的办学优势。
  • 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各地举办庆祝活动,学生以多种形式表达祝福,感念师恩。
  • 在国家级别竞赛舞台上,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以下简称“红岭中学”)学生孙晟馨、高思远大放异彩,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