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心向阳”心理联盟的育人实践与探索
2025-05-15来源:河南日报作者:张建华
在内乡县河南社区康养中心,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少年正拿着扫帚、抹布清扫庭院走廊,还有的学生认真细致地给老人们剪指甲、梳头发、捶背揉肩,为老人们表演精心编排的《天天向上》等节目;

心理游戏——同心鼓

  □张建华

  在内乡县河南社区康养中心,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少年正拿着扫帚、抹布清扫庭院走廊,还有的学生认真细致地给老人们剪指甲、梳头发、捶背揉肩,为老人们表演精心编排的《天天向上》等节目;在内乡县直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带着小朋友学习心理健康趣味知识、开展游戏活动等;在内乡初中、内乡实验初中等多所初级中学,有老师在为广大初中毕业生和家长提供就业升学前景分析,缓解毕业生紧张情绪;在邓州市夏集镇城隍庙村,村民们积极参与心理游戏互动……这些温暖场景,正是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原南阳二师、内乡师范)“心向阳”心理联盟七年耕耘的生动写照。

  破土:回应时代命题的心理育人实践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颁布实施之际,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敏锐发现: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自我认同感偏低、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生涯规划意识模糊等现象。为破解这一时代课题,学校领导班子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双轮驱动”战略,“心向阳”心理联盟应运而生。

  “我们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通过心理育人工程践行‘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党爱国、创新创造两颗种子’的教育理念。”学校党委书记丁亚军介绍。“心向阳”心理联盟终身学习品牌启动之初即围绕三个方向展开:终身学习与个人成长、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心理健康与社会责任。

  近七年,“心向阳”心理联盟持续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调动了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带领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敞开心扉、互动交流,为青春期的他们排忧解难、答疑解惑,助力他们形成积极、乐观、向阳、健康的阳光心理,累计服务学生近10000人次,辐射周边社区群众,合计20000余人受益。

  深耕:构建多元立体的育人矩阵

  每周三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心向阳”心理联盟总是充满活力。在这里,大家敞开心扉谈感受,观看心理电影体验人生百态,学习心理学知识提升自我,还可以进行简单易操作的自我测评、心理拓展游戏,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倾诉、交流、减压。学生们也能体验专业教师研发的特色课程:心理教师杨翠创新编排的“手指健脑操”,配上好听的名字和优美的音乐,通过“搅、调、点、抹”等手指动作,强身健脑陶冶情操;心理教师江丽带领学生们认识情绪情感的产生特点,和大家一起探讨合理调控情绪的方法,带领学生们一起制作“情绪手”,教会大家掌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近七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心理社团辅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心向阳”心理联盟快速发展,以诚心、爱心、热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开通心理热线和微信咨询,在个案咨询的基础上,利用电话和网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疏导和帮助。每学期共接待个体心理咨询学生600人次,累计10000余次。

  绽放:从校园到社会的温暖辐射

  2023年春,内乡县河南社区康养中心近百名老人迎来特殊访客。“心向阳”心理联盟师生到康养中心开展志愿活动。学生们有的拿起扫帚、拖把、抹布,清扫庭院、走廊,拖地、擦玻璃;有的小心翼翼搀扶爷爷奶奶到大厅的座椅上;有的认真细致地给老人们剪指甲、梳头发、捶背揉肩,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心编排的节目《万疆》《天天向上》《拍拍操》,为老人们精心设计了互动小游戏《抢杯子》《传球接力》等。

  2024年8月,“心向阳”心理联盟志愿者携手宛西中专文艺骨干赴邓州市夏集镇城隍庙村,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主题文艺汇演,近2万名观众欣赏了这场心灵与艺术交织的视听盛宴。演出与心理健康服务深度融合,通过舞蹈、心理情景剧、器乐表演、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向村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整场演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不仅为城隍庙村村民提供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还为构建和谐社会、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这些都是“心向阳”心理联盟社会服务模式的典型缩影。该联盟组建心理志愿者小分队,定期到内乡县教育社区、河南社区及内乡县河南社区养老院、内乡县直幼儿园和内乡县各个初级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正如一幼儿园负责人反馈:“这种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既帮助孩子们建立情绪认知基础,也为幼教工作者提供了教学示范。”

  硕果:七年耕耘培育阳光心灵

  翻开联盟的工作台账,一组组数据令人振奋: 2019年从“心向阳”心理联盟成立至今,每学期为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个人档案,为特殊心质学生提供免费心理疏导、个体咨询和危机干预。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减压赋能,为班主任工作提供技术帮助和心理支持,累计服务学生20000余名。

  2020年至今,“心向阳”心理联盟每年5月份带领学前教育毕业生到内乡县直幼儿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幼儿学习心理健康趣味知识、开展游戏活动等,受到幼儿园领导、师生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为学校学前教育学生提供了展示职业技能的机会。

  2022年至今,每年中招考试前,“心向阳”心理联盟教师团队都会到内乡初中、内乡实验初中等多所初级中学进行初中毕业生职业生涯指导,为广大初中毕业生和家长提供就业升学前景分析,缓解毕业生紧张情绪。

  升华:打造终身学习的品牌范式

  2024年9月,“心向阳”心理联盟荣获河南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标志着该实践从阶段性育人工程升级为可持续发展模式。近七年,“心向阳”心理联盟持续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调动了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希望带领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敞开心扉、互动交流,为青春期的他们排忧解难、答疑解惑,助力他们形成积极、乐观、向阳、健康的阳光心理。”学校负责人说。

  2024年,学校成立心理健康中心——青春驿站,该中心成立以来,为全体师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20余场,服务学生1000余人次;密切关注跟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组织所有学生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测评,为所有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多次接待其他学校代表到心理健康中心参观学习,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交流、经验分享等。

  启示:职业教育中心理育人的创新路径

  “心向阳”心理联盟的七年探索,为职业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其一,专业支撑与校本特色结合。将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理论转化为手指健脑操、心理情景剧等校本化实践,破解中职生心理教育针对性不足的难题。

  其二,服务个体与辐射社会统一。通过志愿服务实现“被需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助人过程中获得自我成长,构建起心理教育的良性生态。

  其三,阶段干预与终身发展衔接。创新建立“在校建档—毕业跟踪—职场支持”的全周期服务体系,真正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暮色中的宛西中专校园,“青春驿站”的灯光依然明亮。沙盘室里,学生们正在排列新的心灵图景;团体辅导室传来欢声笑语,那是心理剧社在排练新剧目;热线电话不时响起,专业教师用温暖话语守护着每个求助的希望……这簇从伏牛山麓燃起的心灵之火,正以燎原之势照亮更多青春脸庞。正如“心向阳”心理联盟教师江丽所说:“每个年轻心灵都蕴含向阳生长的力量,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适宜生长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