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新
成功更名大学、唐公山校区搬迁入驻、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ESI全球前1%学科增至5个、跻身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200位……近年来,河南医药大学通过一系列机制创新,将党的组织优势融入办学治校各环节,构建了现代大学治理新格局,为高效能治理注入强大动能。
“核心强化+基层激活”,政治引领筑牢治理根基。该校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委行政决策程序,健全“党委决策、行政执行”机制,出台班子建设系列规定,以专项行动提升党建质效,班子合力明显增强、议事决策机制更加健全;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以“创标杆、强根基、育新人”为主线,实施“四大基因”活态传承工程、“党建+学科”双融双促工程、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程、数智化赋能工程,打造校史中的“红色课堂”、建立红色实践基地、推行学术带头人党员引领制、推出“健康中原党员服务行”项目、开展师生急难愁盼党员响应行动……形成了“红色引领、基因铸魂、创新驱动、服务为民”的特色党建模式,实现了党建与育人、科研、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在全省高校率先推行6S精益管理,建立师生全覆盖、工作生活全覆盖的6S文化育人品牌,并结合新时代新发展,凝练形成新的核心文化理念体系,建成校园VI系统和荣誉体系,为治理体系运转注入精神动力,探索形成了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特色路径,先后获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建设单位、全省文明校园标兵。
“三级联动+六维协同”,上下贯通激发治理动能。该校深度融合现代大学治理理论与医学教育内在规律,创新治理机制,聚焦“学校—学院—师生”三个层面,统筹“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运营管理、文化建设”六个内涵建设维度,创新构建了“三级联动、六维协同”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学校定战略、立制度、配资源,二级学院抓执行、强特色、促创新,师生深参与、广监督、献智慧,形成了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上下联动机制,打造了“党建引领、学科专业支撑、人才驱动、管理保障、文化赋能”治理格局,推动学校内涵质量不断提升,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获批中原再生医学省实验室,15个专业获评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23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全职引育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自然指数排名连年居全省高校前列。
“放权赋能+目标考核”,双轮驱动提升治理效能。该校持续深化“院办校”改革,管理重心下移、职能下放、经费下拨、服务下延、监管下伸,强化二级学院主体意识和经营意识,形成“学校目标管理、部门协调服务、学院主体运行”的管理机制,点燃了二级学院办学引擎。一位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感慨:“经费和人事权下放后,我们谋划发展的自主权更大了”。同时,锚定高质量发展核心目标,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实施二级单位关键指标、中层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全员绩效考核,建立从月度考核到年度考核、再到任期考核的全过程考核链条,并健全奖优罚劣机制,形成了“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责任”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网格化+数智化”,精准赋能实现主动治理。该校紧扣多元化群防群治理念,构建覆盖校园各领域、贯通校院各层级的网格化治理机制,实现对校内人员、场地、物资等的精细化管控;创新开展“党员干部进宿舍”,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切实以“小网格”推动“大治理”。同时,通过上线“一网通办”办公系统、目标考核管理平台、学生事务服务平台、后勤智慧服务平台等数智治理载体,推动校园治理从“分散管理”向“系统整合”、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变。
“纪律作风+执行力”,动真碰硬破解治理壁垒。该校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制定责任追究制度,近两年共对8个单位28名干部职工实施责任追究。同时,从强化执行力入手,开展专项行动,建立“清单管理、限时办结、数智督办”执行机制,构建“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协同高效、闭环管理”执行体系,涵育“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立即反馈、持续改进”执行文化,干部职工担当作为意识明显提升、工作实效明显提高。
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医药教育,是河南医药大学推进治理管理的核心目标。该校主要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从政治上把握、在大局下行动、于关键处发力,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