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筑牢县域高中心理防线 以优质心育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2025-11-12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王颖
在此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再是县域高中教育的“附加项”,而是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与重要支撑。

  在教育生态中,高中生正处于从青春期向成年过渡的身心发展关键期,既要应对高强度的学业压力、复杂的人际交往变化,还要面对未来升学与职业选择的迷茫,部分学生还因县域地区家庭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心理支持资源匮乏等问题,陷入焦虑、抑郁等心理困境。

  在此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再是县域高中教育的“附加项”,而是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与重要支撑。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团队,以“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为纽带,深度对接鞍山市县域高中,通过精准化、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为县域高中生筑起心理防线,以优质心育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新动能。

构建“双轨并行”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县域高中是乡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为乡村输送高素质人才、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为改变县域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破解学生心理疏导渠道有限、专任心理教师人数较少等现实难题,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团队立足专业优势,聚焦师生核心需求,构建起“学生赋能—教师提能”双轨并行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从根本上破解县域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痛点难点。

  针对高一学生的现实需求,团队率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训练,为高一学生搭建起心理适应的“桥梁”。高一阶段是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学习节奏加快、人际关系重构等因素容易引发学生的适应焦虑。团队通过“破冰互动—压力认知—情绪管理—团队协作”系列主题辅导,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认识自身心理状态,掌握情绪调节技巧。

  在“情绪树洞”环节,学生通过匿名分享释放内心压力;在“压力转化”游戏中,学生学会将学业压力转化为成长动力;在“人生五样”环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完成一次别样的自我探索。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有效帮助学生缓解适应焦虑,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为高中阶段的成长奠定坚实心理基础。

为学生打造“心理减压舱”

  期末考试前夕,学生学业压力进入高峰期,团队精准把握这一节点,开展全体高一学生减压放松训练,为学生打造“心理减压舱”。不同于传统的心理讲座,减压训练以“体验式、互动式”为核心,融入“4-7-8呼吸法”、渐进式肌肉放松、积极心理暗示等专业方法。在训练现场,团队成员引导学生闭上眼睛,伴随舒缓的音乐调整呼吸,逐步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缓解紧张情绪;通过“优点轰炸”活动,让学生互相发现彼此的闪光点,增强自我认同感;借助制作“未来愿景卡”活动,让学生写下对未来的期待,激发学习动力。团队通过训练不仅帮助学生缓解了考试压力,更让学生掌握了可长期运用的减压方法,增强了压力应对能力。

开展专题讲座为教师赋能

  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守门人”,团队面向县域高中部分班主任和35岁以下任课教师,开展“高中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调试”专题讲座,为教师赋能。

  在讲座中,团队负责人结合多年心理咨询经验,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详细讲解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特征,如学习焦虑、人际交往障碍、情绪抑郁等,帮助教师准确识别学生的心理异常信号;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提供科学的干预方法和调试策略,例如,如何与心理困惑学生沟通、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如何联动家庭开展心理教育等;同时,强调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传授教师面对压力时的自我调节技巧。团队通过教师培训,有效提升了县域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构建起“教师—学生”双向守护的心理支持网络。

  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团队在县域高中的心理健康服务实践,不仅是精准的教育帮扶,更是在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生动探索。从学生的“心理赋能”到教师的“专业提能”,团队通过“精准对接需求—专业服务供给—长效机制构建”的模式,为县域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乡村教育振兴的大背景下,县域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完善,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等“软实力”的提升。团队通过优质心育积极帮助乡村学生筑牢心理防线,培养健全人格,为乡村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好、能发展”的人才;同时提升县域教师的育人能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内生动力。2025年10月28日,在鞍山师范学院召开了“以区域协作融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提出“U-U-G-S”模式,旨在深入探索高水平大学(University)-地方师范院校(University)-地方政府(Government)-中小学(School)四方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县域城乡教育融合发展。

  未来,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团队将继续深化与县域学校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如持续完善“高校—县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合作机制、开展学生心理状况跟踪研究、培养县域本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力量等,积极推动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优质心育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