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联合大学校铭石
面对新时代青年思想活跃、价值多元的特点,传统思政教育迫切需要通过实践育人创新,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为此,北京联合大学立足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定位,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增强综合素质,形成了具有联大特色的“实践+思政”育人新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强大动力。
以特色项目赋能实践育人
以“信仰行”项目为载体,实现理论与实践双向奔赴。学校积极参与北京市“‘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首都高校力量参与理论研究宣传机制”项目,将其作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学起来”与“讲起来”相贯通,引导学生知行统一。学校邀请北京市“建功新时代”百姓宣讲团、“爱我国防”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等走进校园,让榜样人物通过“小切口”讲述“大主题”,诠释“爱岗敬业、家国情怀、奋斗精神”的深刻内涵。组织学生开展“生动实践地打卡行”活动,聚焦新时代首都发展标志地,设计9条路线、覆盖40余个打卡点。2024年,480余名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调研式学习”,形成56篇调研报告、480份创智卡心得体会。此外,学校以学生理论社团为主体,开展集体研读20余场,形成“专家导学—骨干领学—全员互学”模式。组建“大先生+小先生”师生宣讲团,打造具有联大特色的大学生理“响”轻骑兵宣讲品牌。其中,特殊教育学院“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宣讲团队,荣获北京市“新时代 新思想”首都大学生宣讲大赛一等奖,以青春之声传播信仰力量。
开展主题实践,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学校成立“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争做新时代优秀青年”社会实践团,打造“专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的实践育人体系。近年来,学校共组织500多个社会实践团、近两万人在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以“科技感、思政味、团队情”为主题,打造国防教育思政大课。学校精心设计育人环节,上好军训“大思政课”,将智能装备操作、战术推演等高科技内容融入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感受科技与军事的融合魅力。同时,注重挖掘军训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制作军训成长手册,增设“我在军训学历史”栏目,引导青年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赓续红色血脉;组织千人大合唱、主题宣讲会等丰富多样的活动,点燃学生爱国情怀。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还在军训中设计了军事定向、军事三项等八个军体项目,通过实战化场景设置,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领悟合作的力量。
数智赋能,协同育人
学校将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入实践育人各环节,以科技重塑育人形态。在军训中,引入科技含量十足的训练项目,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现代战争的场景。同时,在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成果展示方面,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拓宽实践育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此外,还鼓励学生运用科技创新实践形式,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开展社会调研,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积极构建开放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拓展实践育人空间,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信仰行”基层宣讲中,学校与北京市多个区的社区、村镇合作,为师生提供宣讲平台;“沿着总书记足迹 争做新时代优秀青年”社会实践中,与实践地的政府部门、企业等对接,共同开展调研和服务活动。这些举措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和丰富的实践资源,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铸魂育才,成效卓著
通过“实践+思政”的持续浸润,学校育人成效扎实显现。近年来,共有1279名学生携笔从戎,2400余名退役毕业生扎根基层,培养大学生村官2048名。在援疆援藏、服务西部、无偿献血等行动中,联大学子也始终走在首都高校前列,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此外,2个学生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校师范学院学生党支部荣获2023年北京高校红色“1+1”活动一等奖,涌现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女兵张迪修、“北京榜样”张博文等优秀学生典型。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凸显。2024年,学校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市赛斩获2项金奖、6项银奖和7项铜奖;3支团队获评“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百强创业团队”,1支团队获评“百粒金种子项目”;在202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62个项目获奖,数量再创新高。
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争做新时代优秀青年”项目荣获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在“信仰行”项目中,北京联合大学荣获北京市2024年度百姓宣讲优秀贡献单位。学校还连续15年获评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并获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校、第七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一等奖、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育人成果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宣传部 赵珏 董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