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深耕40余载高等美术与设计教育沃土,以“凝魂·融创·共生”为核心理念,精心构建起“以高校美育为引领、中小学美育为延伸、社会美育为辐射”的融合发展新范式,走出了一条以美育浸润心灵、用文化赋能发展、靠创新激活传承的美育育人之路。
深耕地域文化 以美凝魂铸根基
学院依托“大别山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平台,建成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系统整合地域建筑、服饰、游艺等传统文化资源。联合湖北省文联、美协打造“大美大别山美术作品展”等品牌展览,组织师生赴红色基地采风创作,将大别山精神转化为“入眼入心入魂”的美育成果。组建“双师型”团队,邀请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共建工作室,推动传统技艺活态传承与创新。
推动交叉融创 以创促融强能力
学院创新构建“三阶递进、数智赋能”课程体系,通识层融汇人文科技,专业层增设AI绘画、8K动画等智能美学模块,实践层围绕地域文化开展“主题贯穿式”项目;创新“三学一用”教学法,以“问导学、做带学、赛励学、用促学”形成育人闭环。近5年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4000余项、国家级300余项。
赋能区域发展 以育兴乡显担当
学院牵头组建“大美大别山”学校美育共同体,促进区域资源共建共享;连续主办6届“小满美术节”,“曙光乡建行”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累计培训乡村美术教师200余名、送教下乡50余次;深度参与麻城传统村落改造、黄冈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等20余项地方项目,以美育成果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学院将持续深耕“凝魂·融创·共生”美育路径。通过深化地域文化赋能,拓展数智美育边界等举措,持续释放“大别山经验”的示范效应,致力于培育更多德艺双馨的美育人才,书写新时代高校美育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崭新篇章。
(作者:袁朝辉)
